機制最優 要素最全 動能最強
陜工網—陜西工人報訊(實習記者 董欣)5 月2 1 日,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,介紹“秦創原”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及政策包(總窗口)有關情況。據了解,西咸新區作為“秦創原”創新驅動總窗口單位,以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為主線,以打造機制最優、要素最全、動能最強的“科技創新生態”為目標,通過“三器”建設、“三支隊伍”打造和體制機制創新等手段,引領全省科技創新和兩鏈融合,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的示范窗口。
狠抓項目招引,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。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方面,西咸新區依靠科技經紀人深度拓展西交大、西工大等高?萍汲晒,一季度簽約的2 0個項目,預計二季度全部落地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方面,積極推進氫燃料電池、高端機床、激光加工、北斗應用、汽車電子5 個方向產業鏈研究和招商,已與國內多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合作意向。
集聚創新資源,打造科技創新大平臺。全力支持交大創新港、西工大翱翔小鎮等建設,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、西北大學等重點高校加強對接,爭取形成新的合作,為“秦創原”提供科技創新源泉。大力推動研究院所、行業龍頭企業和省內各地市在總窗口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、創新聯合體、新型研發機構、飛地孵化園、高技術園區等創新載體,把西咸新區總窗口打造成開放共享的科技創新大平臺。
加快建設政策兌現服務體系。西咸新區成立了“秦創原”創新促進中心,采取“線上+線下”“定期+隨時”相結合的模式,申報兌現所有政策。線上方面,將推出“秦創原”創新服務線上平臺,該平臺具有政策發布、申報、兌現多種功能,讓企業和各類人才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政策福利;線下方面,將采取“一個窗口管申報”“最多跑一次”及容缺受理等多種模式,最大化地方便企業和各類人才。針對不同類別的政策,將采取一個季度定期兌現一次,和“隨時申報隨時兌現”相結合的模式,為廣大企業主體、創新創業者提供最為及時的兌現和最為優質的服務。
率先開展成果轉化試點,打造科技創新改革“特區”。圍繞創新人才“引得進、用得活”,探索“高校聘用、企業使用、政府支持、成果共享”的選才用才機制;圍繞高端人才“留得下、住得好”,探索“政府提供、企業購買、人才租賃、以租代購”的人才住房機制;率先在總窗口開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“先賦權,后轉化”改革試點,創新科技成果評價體系,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,力爭將總窗口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改革“特區”。
建設創新空間,打造國內一流創新創業環境。目前西咸新區已圍繞總窗口核心區編制了《西部科技創新港二期綜合規劃方案》,配建人才公寓、孵化器、中試平臺、加速器等載體,規劃總建筑面積3 6 7 萬平方米,為“秦創原”科技創新、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提供國內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。
責任編輯:胡睿琳
關注公眾號,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